【常用「獎勵」做為誘因,會讓孩子失去做事動機】
分享近期一位媽媽的提問:「孩子不愛刷牙,如果用表現良好給予玩手機、看電視的方式,或是讓他換取想要的零食、玩具等,這樣的方式適合嗎?」我的回覆是 #否定的。原因有二:
1、物質獎賞和處罰一樣只有短期效果,若過度依賴此方式,孩子在學習方面不僅變得被動,更無法學會照顧自己。
2、孩子在日常生活上 #該做的事情不該獎勵,我們應該讓孩子了解:不是每件事都要「喜歡」才做;有些事情就算「不喜歡」也需要做,例如玩玩具之後要收拾、時間到了要睡覺、每天都要洗澡...等,這正代表著「自由不能沒有紀律」。
賞罰原則必須校正,孩子在未來在人格上、社會化發展上才會往正確的方向邁進。至於用什麼方法才可以把孩子不愛的事建立成習慣?我建議各位家長嘗試做這些調整.... >> cplink.co/8YCvDlOJ
-------
⭕熱門文章:導致孩子自暴自棄的7個教養方式 >> cplink.co/pOpMH9Y7